肝癌「我明明就沒有不舒服,每天正常吃飯、睡覺、上班,體力也都沒問題,怎麼可能會得肝癌?!」很多被檢查出罹患肝癌的患者,通常都無法接受:為甚麼肝臟長了腫瘤,自己竟一點感覺也沒有? 不同於人體的其它器官或組織,肝臟神經分布在表面,肝臟內部少有。因此,當肝臟長出小顆腫瘤時,人幾乎不會感到疼痛,身上也不會出現任何症狀。如果沒有定期篩檢,非常容易忽略。 小型肝癌就像是無聲的殺手,在沉默中進擊,大約有60%小型肝癌都不會產生症狀。如果腫瘤剛好長在膽管或門脈靜脈附近,才會很快出現症狀。一般情況下等到出現肝癌症狀時,通常已是肝癌晚期

母親在農曆年前小中風,斷層掃描後意外發現肝臟長了兩顆大腫瘤及一些小腫瘤,其中一顆最大(3.7cm),經肝抽吸檢驗後已證實為惡性(肝癌),另一顆尚未確定。

A醫院發現腫瘤的醫生也是該方面的權威(副教授),google了一下,他應該是一位熱衷教學研究且有醫學道德的好醫生。他說未確定另一顆是否為惡性之前不宜開刀,要先採栓塞療法,先控制惡性腫瘤不再繼續成長,等兩個月後確定另一顆是否為惡性之後才能決定是否開刀。雖未明講,但聽得出來如果另一顆也是惡性的話可能就....。何況已確定是惡性的那一顆醫生說是在不好開的位置。

我們會聽從醫生的建議先採栓塞療法(要住院一個禮拜)。但醫生說最快也要到月底才有病房。所以母親現在是在等待住院接受栓塞療法中。

我沒有醫學的專業,想向01的網友請教一些問題:

1. 對肝癌病人來說,等待就是在給癌細胞繼續成長的機會。雖知不該懷疑A醫院醫師的專業,但總想從第二位專業人士口中聽到這只是一場錯誤。我從網路得知,B醫院有一種電腦刀配合標靶的療法似乎是肝癌病人的一線希望。在這段等待的期間,如果再到B醫院檢查是否可能會引起原A醫院醫師的不快?家屬或病人這樣的行為一般來說是否妥當?

2. 如果真的到B醫院去檢查,原來A醫院檢查的病歷資料(如斷層掃描)是否可共通使用?母親到B醫院後還要再做一次肝抽吸跟電腦斷層掃描嗎?(當兒子的實在不忍心再看一次那15公分長的針頭往母親的肝臟再插一次)

3. 網友們是否有其他推薦的南部的醫院跟醫師呢?請PM給我,謝謝。
hjctwn1968 wrote:
母親在農曆年前小中風...(恕刪)


你媽幾歲了!!!

我家阿嬤83肺癌第4期...目前沒接受化療...!!
每天..吃寶氧/素保丁/補精/與愉快的心情..目前還沒惡化...從檢查到吃止痛藥活了7個月
但保健食品每月需花廢1萬~延長時間

親戚同樣肺癌...吃標靶藥物..4種..60歲從檢查到治療只活4個多月了

因為83歲受不了化療治療痛苦..病患因年老體衰容易治療過程中體力不支而往生

除非您母親還年輕要或者在第1期就發現..最重要保持身心愉快抒發壓力~有可能不藥而癒

希望您家母早日康復
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

由衷祝福好起來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

針對問題二,各大醫院的病歷及檢驗報告都可申請的。
例如x光片他會燒成一張光碟給你。
應該會收費,申請這些資料一般好像是直接跟病歷室請,應該不經過醫師,你可以到該院的掛號服務台或志工服務台那裡問問。

另外前面幾位都說到了過來人的心聲,如果年紀很大,如果超過第三期,任何療程都可能只會帶來不必要的痛苦。若是如此,不如讓他過得快樂
大家不要這樣
樓主母親是肝癌
而且可能是第一或第二期而已
好好治療,預後不會太差
樓主不要太悲觀
我父親感覺胃不舒服發現是肝癌, A醫院說用高濃度酒精治療, 換B醫院的名醫, 解釋的不清不楚就說要做栓塞, 做第一次後沒事回家, 做第二次栓塞後馬上就走了.... 在所有治療前身體健康, 可以慢跑操場2KM... 有時候回想起來, 再讓我選擇一次, 也不知道A醫院的療法會不會比較好?

悟後起修 wrote:
你媽幾歲了!...(恕刪)

媽媽今年74,平常身體還好。您的建議會參考的,同時我也會盡量鼓勵他保持樂觀心情並注重飲食的,謝謝您的建議。
yiming wrote:
針對問題二,各大醫院...(恕刪)

了解,謝謝。
hungman wrote:
大家不要這樣

樓主...(恕刪)

謝謝鼓勵。還有您PM的訊息很有用,謝謝。
有病.....向網友「求救」?網友只能害人、無法幫人,這乃是例律!
我朋友多人得到肝癌,
大概都是比較年輕,預後比較好,大概活了快十年左右。

1、拿A醫院的病歷到B醫院:
我朋友有做過,B醫院的名醫用手撥到一旁,看都不看。
做這種事前,請先打聽好。雖然大家口頭都說找第二個醫生看看,
但是醫師的個性每人不同,還是要小心

2、年紀大了,可能需要較保守的手術,聽過太多「開刀、化療」後就惡化的案例,
老人家的身體免疫力不佳,如果恢復不過來,很快就會........

3、不要太相信直銷或是密醫的青草藥:
我有個朋友不到40歲腎癌,相信密醫的青草藥,不到一年就走了。

4、另一個朋友在南部,在義大的就醫。聽他說義大的設備很新,可以去義大問看看。肝癌「我明明就沒有不舒服,每天正常吃飯、睡覺、上班,體力也都沒問題,怎麼可能會得肝癌?!」很多被檢查出罹患肝癌的患者,通常都無法接受:為甚麼肝臟長了腫瘤,自己竟一點感覺也沒有? 不同於人體的其它器官或組織,肝臟神經分布在表面,肝臟內部少有。因此,當肝臟長出小顆腫瘤時,人幾乎不會感到疼痛,身上也不會出現任何症狀。如果沒有定期篩檢,非常容易忽略。 小型肝癌就像是無聲的殺手,在沉默中進擊,大約有60%小型肝癌都不會產生症狀。如果腫瘤剛好長在膽管或門脈靜脈附近,才會很快出現症狀。一般情況下等到出現肝癌症狀時,通常已是肝癌晚期
義大是炒短線,拉了一批各大醫院培養出來的名醫,但整個醫療品質還沒上來,醫生再強,每天巡房只給你頂多十分鐘(很多不到三分鐘),剩下的時間都是護士在陪病人。

74歲,其實過多積極療法不見得有意義,家母肝上總膽管病變到往生,不到半年。其實並不是肝阻塞引起病變,而是在化療治療過程,因為虛弱,尿道感染敗血,他也才六十。

我建議你多跟醫生溝通,甚至找個時間,把所有有決定權的家人都約好,跟醫生約時間,看片子討論病情和醫療計畫,沒有絕對好的治療方法,醫病關係是要相互去培養的。最忌諱的是家屬東一個西一個照護,沒有妥善溝通病人病情,只是個別的追問醫生,導致醫生不耐。

檢查階段其實沒有太多必要去多家求醫,是不是惡性腫瘤,基本上以今天的醫學訓練來說,很容易判斷,這十年間,我歷經四個最親的家人罹癌,都是第一張超音波、或者第一張X光,就辦別正確了,後面的各種檢查檢驗,只是確認是否為惡性、以及精確檢驗影響範圍。畢竟用非破壞性檢驗,有時候有盲點,但要破壞性檢驗,就如同開刀一樣工程浩大。

如果該醫院品質不差、醫生耐心有,我建議你就跟醫生好好談,當然在治療計劃出來之後,你也可以申請一份病歷,自己去找其他醫院醫生諮詢該治療計畫,不一定要病人親自到,但是被諮詢的醫生是否有耐心?那又是另外一個問題。

74歲,要動大刀其實是很累人的,特別又是肝臟,許多藥劑都需要肝代謝,有時多做不如少做。保持良好精神,是對抗癌症的最好方式。

如果能的話,茶、每天走路一萬步,這兩個東西是醫學上,確認過有效的抗癌(不是防癌)方式,有足夠多的證明可以幫助病人對抗癌症,其他如食用十字花科蔬菜、豆製品,也被認為有效,但茶跟持續性運動,是能夠抑制轉移的最有效方式。

癌症病人很少是因為癌腫瘤本身而死亡的,往往都是因為一大多這樣那樣的併發症,比方肝的話,通常是腫脹到阻塞膽管,導致黃疸發炎,敗血、心肺衰竭,很少是因為腫瘤細胞潰爛,導致出血腹膜炎死亡。所以除非是已經開始到處亂跑的第四期,否則要做的事一個是消滅發病處的癌細胞,這就是所謂的標靶治療、傳統化療、電療的工作,你說的啥刀,那都一樣是放射治療的一種方式,只是照射的定位準確度較高,如諾利刀之類的,那只是機器不同,作用方法原理都一樣,沒有啥某醫院的某刀是救星這種說法,如果真有某種方法是唯一救星,那各大小醫院都會買那個機器來用。

更重要的是阻止癌細胞擴散、亂跑,這就有賴心情愉悅、適當運動、以及充足飲食睡眠來幫助。做家屬的,應該在後面這部分幫助病人。至於醫療處置,還是信任醫生吧!

至於肝的權威,在南部通常是高雄長庚,在肝臟的外科手術跟治療上,算是台灣最強的,包括換肝等,不過同樣的,權威代表人多,每星期一陳肇隆院長的門診,是得前一天晚上來等待,而且如果確認腫瘤了,除非需要外科動刀,不然通常都是轉到血液腫瘤科,血液腫瘤的主任饒坤銘醫師就是專長肝臟腫瘤,人不錯,先母就是他治療的,不過沒撐多久,畢竟膽道癌本來就很難搞。

以下內文出自: https://www.mobile01.com/topicdetail.php?f=330&t=2010015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klmfralp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